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15级摄影系广东艺术考察

花儿大象

旅游达人 关注

0

0

20161120-1127日,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摄影班在车快、郭赛和张念一等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广东省连州市、广州市、佛山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艺术考察活动。

0

1119日开幕的2016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是同学们考察重点。本届摄影年展以“无乐不作”为主题的摄影年展。

现代人一度以为,自己才是创造者,创造了周遭的物质世界。这种模式已然过去。曾经作为制造者的人渐渐开始被作为消费者的人所取代。

我们便是商品所发出的信息,是商品所产生的产品,是商品废弃的废弃物。无休无尽的享乐将我们踩在脚下,而我们心甘情愿担当着牺牲品的角色。

0

王宁德《无名》

0

欧阳世忠《新地带-土豪系列》

你拍的照片不只是一张照片,那里面应该有你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走过的路。这也许就是我们不断在路上行走的原因,也是我们出行的意义所在。

0

0

0

0

日常的视觉经验积累成就了我们的审美,看的越多学习越多,这是我们艺术考察的初衷。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接下来的行程里,我们去了佛山和广州,每一站都有特别的收获。

0

佛山祖庙的武术表演和醒狮表演是独特的文化传统,让我们接触到民间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对于摄影专业而言,可以更多的从民间艺术中发掘灵感。

0

0

0

 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览以广东历史文化、艺术、自然为三大主要陈列方向,分为历史馆、自然馆、艺术馆和临展馆四大部分。除了古人的精湛技艺,更让我们感到赞叹的是那些精美的艺术展品。

0

0

0

 摄影作为一门综合学科,不仅是要求我们会使用相机,更多的是有好的审美与对事物的观察,对社会历史有着更多的了解,才能使我们的作品拥有更深的深度。而我们看到的岭南文化也让我们对广州这座城市有了更多的了解,那些沉淀在历史里的文化,依旧深深的充斥着这个城市的气息。

0

0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南越七天,有惊喜,有欢笑,有沉思,无乐不作的享乐、武术落寞的深思、艺术文化的陶冶,新奇领域的涉足和红砖厂的惊艳,刻写着艺术考察的每一笔。

李佳霖:广东采风的这些天里,我们着实参观了不少底蕴丰厚展馆。于羊城参观了广东博物馆,时恰逢与安徽博物院之联展,得观民间大美雕刻艺术,与我们在广州陈公祠佛山祖庙等地有幸观赏到的木雕、石雕、砖雕、灰雕可谓辉相交映,极尽视听之娱。不过在广博,令人记忆最深的,还是端砚。

听一位讲解员老师娓娓道来不过一小时许,从石材源头的开采与价值到历代名砚的由来与传承体系;从宋代的端石抄手砚到清光绪年间的三大名砚(其中两方猴王砚与四象砚在广博)更令我们大开眼界。在越秀公园里,参观了广州博物馆和广州美术馆,值得一提的是广州美术馆角落里,存放西汉南越国人字顶大墓的出土文物的一个玻璃房,该墓历史上被盗所以文物颇少,颇具价值的却是巨大的腐朽的棺椁,其体积平生罕见比之北京定陵地宫只怕也不遑多让。离广州前,我们还参观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此馆馆藏量颇为丰盛,尤其是丝缕玉衣一件举国无双,不在史载金银铜缕玉衣之中,修补史料未有之空白,意义重大。文帝行玺之类的宝贝暂且不谈,令我震撼颇深的是一方硕大的南越王时期的船桶,佐证这个海洋民族在西汉早期就已经取得的惊人成就。如今,离开了岭南已然返津,但依旧为岭南地区古代人民的创造力而惊叹,也为陈家祠小有残缺的木雕叹惋,为大体完好免难于文革庆幸。后世能观到如此瑰丽的国宝,前人功不可没,惟愿文化传承下去。

0

罗楚卉:与老师同学们共同度过了一周甜蜜的集体生活,犹如古时的游学一般,出门远行,和山水亲热,吞吐外埠菁华。

我想说说这个很有情怀的展区,《你好,化龙桥》。

0

0

0

化龙桥地区是重庆渝中区的一个老城区,这里密布了许多国营工厂,街道工厂,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期,化龙桥一直是最让重庆人羡慕的区域。这个集合了照片、动态影像资料、工业设备的丰富展览,恰当来说不是一个摄影展,文献展,而是策展人将这些文件资料在进行整理分类和扫描处理后的艺术创作,“还原”了以化龙桥为代表的集体主义生活年代。让在记忆中已经模糊的老化龙桥逐渐清晰,展现了国企发展的历史缩影,把那个时代的生活特征浮现于眼前,让观众在时代反差中亲身感受到城市改造带来的巨大变化。展区内的照片都是由之前工厂里的宣传干事拍摄而成,在集体主义时代,自我个性化总是被弱化,每张作品下并没有标注摄影师姓名,而是把它集合化,符合一个集体主义的概念。展区的内容分为生产、办公室、会议、产品、红花、子弟校,娱乐生活…全面的展现了在集体主义状态下,人们的生活,工业的发展。以我们这代人的眼光来看,里面很多场景似乎离我们很遥远。用这些老照片来重新说故事,照片内拍摄拔河场景的,我想这是最好表现人们集体意识的体育活动了,还有光荣榜,先进工人们带着大红花的照片被贴在公布栏里,红花代表集体给予的荣誉,一件多么骄傲的事!展区内用了一百张照片叠加的方式,展现在灯箱里的是一张具有普遍中国人样貌的“光荣者”照片,用了这样一个方式探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在社会的快速变革下,我们已经很少听到“为集体争光”这样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句子了。

谭旺:就此次摄影展的主题而言,何为“无乐不作”,我想不论是精神或是肉体的享受都是人所不断追寻的,而得到的同时我们却不曾想到背后那些失去的东西。当下,越来越多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接踵而至,而背后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过分需求。

0

0

0

杨文彬的作品《欢愉之镜》让我感受颇深。食色性也,他的镜头对准了那些娱乐背后的糜烂,每一幅作品的处理也反映了摄影师自己的主观感受,同时也传递给每一个受众。我想到了尼尔波兹曼他在《娱乐至死》中的预言,在电视和网络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两种主要媒介不断娱乐化,甚至低级趣味化,人类最终会心甘情愿成为这种所谓娱乐的奴仆。这一次,我们不谈摄影,难道唯有娱乐,可以使人满足?

0

王鼎:南越之行、感受确实颇多尤其对于“艺术的本质”的思考,此行之主要目的虽是摄影展、但我们甚至花费了更多的行程前往连州佛山广州等、当地著名的文化景观进行考察。因为摄影艺术本质是作为人们揭露社会现象的一种艺术行为方式。于此同时、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扩大我们社会认知圈的重要性。我很多时候都在考虑,为何我们再观察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总是会有那么多的不理解。道理很简单,因为如果一幅作品所涉及的社会背景不在你所能达到的社会认知圈里,你谈何能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呢?纵观古今的艺术作品、我们所欣赏的审美都不过是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缩影罢了。

闫一铭:从南越王墓博物馆,光孝寺,祖庙,越秀公园,广州博物馆,陈家祠,中山纪念堂到连州摄影展,红专厂创意园区,这趟行程涵盖了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四个阶段不同性质.不同种类的艺术,从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当代艺术在思想与观念上的解放。在当代艺术中,你得不到”视觉愉悦"的满足,甚至总是会出现审美被颠覆的情况。对于当代艺术家来说,作品不再是为了取悦观赏者,他们所要费心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观念,一旦作品完成后,作品与艺术家就毫无关联,更不必说观赏者的品评。

0

从艺术家的角度看,他们是想通过一件作品去引起观者的关注与思考,而作为观者的我们需要理清头绪:艺术家抛出了一个什么话题或是聚焦了一个什么现象?他怎么表达的?他用什么表达的?

这次行程中最大的感受是广州市民普遍文化参与度很高,尤其是对古代与近代的作品有很大热情,到了现代作品就少了许多,当代作品除了艺术院校的学生几乎无人问津。这也可以看出存在的问题:对于当代艺术作品的组织管理宣传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与实践,这点非常需要反思。

李贞铭:这一次班级组织的参观连州摄影展是我的第一次看展。由于经验不足,只能参照老师给的意见去参观。刚进去入展区时连州在下雨,使我的内心特别浮躁,可进去时我便是大开眼界。每一个展区都有着丰富的展品,它们都是摄影师辛苦钻研出来的结晶,心情浮躁的我在看到他们的作品时慢慢冷静了下来,因为有很多作品都引起了我内心的共鸣。我会不自觉地去想,去思考,这表达了摄影师的什么思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去拍摄?我是不是能在今后的创作中汲取他们的一些想法?等等深思。

0

0

0

那么多的作品总有你喜欢的,我们要用心去看每一幅作品,感受摄影师的思想传递,找到引发你内心共鸣的点,收获将在不经意间来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我们需要出去走走,看看,想想。

0

0

卢家骏:这次很开心,跟我们班同学一起到了连州,看了国际摄影展,看到一些国内外摄影家的作品,面对这些作品,我被它们背后的思想所震撼到,这些摄影师可以称作为艺术家,每张照片都代表了他们的思想。有些照片反映了一些社会道德,和现如今的社会问题,不由让我反思。之后,我们去了祖庙,陈家祠,还有广州博物馆等,这些地方让我感觉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次考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增进了同学关系,觉得摄影真的有很多很多东西需要研究。

0

0

余佳思:讲起采风,印象最让我深刻的是连州摄影展的一部跨性别短纪录片《错位》。片中,Bobbie说道“我人生的每一个夜晚都会幻想自己当女孩的生活。”我想说他们的存在并不是一种错误,而可能是一种错位。当代可能大多数人并不能接受甚至批判反对,可是我反而觉得现在的大部分群体多是随波逐流,并无自己真实的想法。恰恰是他们的出现,让我觉得人应该真实面对自己,接受自己,这也是“无乐不作”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0

一场经历一次成长,你看到的风景终有一天会深植脑海中成为你的财富。这是一节特殊的课程,我们怀揣兴奋踏上旅途又满载而归回归校园。(来源: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摄影系

文章人气

2500
keywords:写生 采风 艺术考察 艺术旅行 花儿艺术旅行 花儿旅行家 花儿旅行社